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此消彼长-《国潮1980》


    第(2/3)页

    最后,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股指期货的保证金率从4%被提高到了6%。

    如此,从2月16日起,日本股市才真正迎来了一段为期长达24个交易日的阶段性反弹。

    到这个时候,似乎看起来日本股市的参与者们好像可以松一口气,真正的回一波血了。

    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相当可惜,这次反弹不但在过程中充满了坎坷波折,而且反弹的高度也很有限。

    回血的力度还没有上一波七天的力度大,只有区区4000点左右。

    这还不算,关键是大盘也没有就此稳住,在短暂的反弹之后,大盘就开始了漫漫无期的阴跌。

    可以说这是钝刀子割肉,速率不高,但日本的股市每天都在失血,在丧失活力。

    仿佛要直接奔着深不见底的深渊滑落,任凭日本政府或是证券公司再出什么政策也于事无补了。

    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很简单,其实就因为包括日本大藏省在内,很多日本人搞错这次股市大跌的主要矛盾了。

    他们将日本故事的泡沫破裂归咎于外国人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卖空,但是实际上,那只是表面现象,仅仅是美国人洗劫日本财富的手段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美元走强的大背景下,日本货币状况的急剧紧缩。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阻止不了美国财团在资本市场对于日本的收割。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股票市场要想繁荣必要的基础就是充裕的流动性,如果日本股市等于丧失了流动性,自然也就不再具备行情走牛的逻辑。

    那么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过是“死撑”而已,对救市没多大效果。

    实际上,由于日本当局不肯让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一次跌够,达到它们该有的平衡点,所以他们抑制了市场自行挤出泡沫的能力,也就是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谓的“创造性破坏”。

    最终日本政府的处理不当非但没有成功缓解问题,反而造成了更加痛苦的泡沫后遗症,严重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好转,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只可惜,一切都没有办法重来。

    或者说,鉴于日本这个国家的政令受制于美国,以及日本资本市场已经被美国人玩儿的团团转,从一开始就落入了圈套的客观条件。

    恐怕即使重来一次,大概许多事情也没有办法改变吧。

    很难想象多年之后,这些当初制定应对策略的官员们重新再度审视当初的自己会是个什么样的心情。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日本经济在劫难逃,由此正式走向了衰退,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而东京将成为全球金融之都的美梦,也随着股价的下跌破灭了。

    当然了,于此同时还有许许多多靠着泡沫经济暴发的野心家和泡沫绅士,他们的事业和生活也随之一起崩塌了。

    而高桥治则就是这些人里最早趴窝那个倒霉蛋儿。

    不为别的,除了他的野心贪婪使然,让他此前为了公司的急速扩张做出了许多冒险的激进举措,背负了太多的债务之外。

    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在关键的时候遭遇了根本难以抗衡,却足以致命的报复,才直接导致了他覆灭。

    要知道,被泡沫破裂的重拳狠狠打倒在地的远不止EIE集团一家。

    而且高桥治则通过生意往来,绑定的关联企业也不少,他自己更是有着“庆应大学”的血脉,在日本财界有着不小的人脉关系。

    甚至就在股灾来临之前,高桥治则还和郭氏集团有了更紧密的合作——准备一起在东南亚开放高尔夫俱乐部,并且郭氏集团还出资一亿五千万美元来帮助他轧空对手。

    要是单论经济实力和人脉背景,高桥治则如果和其他那些能和他相提并论的当代泡沫绅士相比,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他还要强些。

    从理论上讲,如果采取恰当的措施,其实他的EIE集团还是有可能慢慢站起来的。

    就是最终救不了,起码高桥治则也不该是第一个完蛋的主儿,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但坏就坏在,他趴在地上要站起来的时候,有个人又从他身后给他再补上一脚。

    这一脚可谓雪上加霜,狠辣刁钻,新仇旧恨全在里面了,直接踹出了他的心口血来。

    而补上这一脚的人,就是那个他一直想算计,但实际上却又一直在暗中算计他的宁卫民。

    坦白说,这次股灾,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经济,对于日本的上市公司摧毁性极强,绝对不是件好事。

    就是与股市相关的日本证券公司,投资机构,以及买了股票的日本普通散户,没能及时逃顶的,也赔惨了。
    第(2/3)页